首頁 > 延邊科協(xié) > 科普宣傳 > 錢塘江交叉潮是怎么形成的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錢塘江交叉潮是怎么形成的

2023年09月28日 13:38

圖為無人機航拍的錢塘江交叉潮。

【長知識】

科普時報記者 胡利娟

錢塘江天天有潮汐,月月有大潮,但以每年秋季大潮最為壯觀。

最近,“錢塘江交叉潮如絲綢般絲滑”話題登上微博熱搜。那么,交叉潮是怎么形成的?我們觀潮時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

資料顯示,錢塘江大潮是海水在天體引力的作用下產生的周期波動現(xiàn)象,每月農歷初一和十五前后,太陽、月亮、地球的中心幾乎排列在一條直線上,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方向一致,吸引海水,形成大潮。錢塘江大潮受影響會形成不同種類的浪潮,目前共有魚鱗潮、交叉潮、一線潮等8種形態(tài)。

“錢塘江下游河道寬而淺,江中多有沙洲出現(xiàn),這類沙洲也被稱為‘中沙’?!闭憬″X塘江流域中心工程師葉曉劼告訴記者,特別是在澉浦淺灘及海寧尖山河段常有中沙,大潮的潮頭遇到中沙,被截成東潮和南潮兩股潮。這兩股潮頭繞過中沙后,相互碰撞、擁抱交匯,形成變化多端、壯觀異常的交叉潮。

“每年農歷的7月到9月,是天體引力最盛的時候。這3個月是全年中潮水涌高最大的時節(jié),此時的交叉潮相對來說比較好看?!比~曉劼補充道。

那么,什么時間適宜觀潮?

秋季的錢塘江大潮較為壯觀,但并非只有在秋季才能觀潮。實際上,農歷的每月初一到初五、十五到二十都可以觀潮,全年約有120個觀潮日。

不過,說到全年最佳的觀潮日,要數每年農歷八月十八。此時,太陽、月球、地球幾乎處在同一平面內,如遇朔日和望日,則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。一般來說,人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“朔望月”,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“朔日”,通常為農歷的每月初一;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“望日”,通常為農歷每月十五或十六。

“潮水的涌高越高,觀賞效果越好。”葉曉劼介紹道,今年梅汛期降水與往年相比較少,江道的淤積情況也比較嚴重,因此今年錢塘江大潮的壯觀程度可能不如往年,觀賞性可能會降低。

隨著中秋節(jié)和國慶節(jié)假期臨近,前往錢塘江觀潮的游客數量也日漸增多。前段時間,多位游客在錢塘江觀潮時,翻越護欄來到江邊,被潮水卷倒沖走好幾米遠,十分危險。

葉曉劼提醒,游客在觀潮時一定要選擇安全的區(qū)域或者地段,聽從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安排,注意警示標志,千萬不要走到海塘下面,特別是沙灘上,更不要越過防護欄來到河灘、丁字壩、碼頭缺口等危險地帶。

“很多人覺得潮水沒那么洶涌。殊不知錢塘江潮水流速最快可以達到每秒10米,而普通人奔跑的速度只有每秒6米至8米,而且潮涌的壓力每平方米可達7噸,非人體所能抵抗。”葉曉劼補充道。
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觀潮  錢塘江  大潮  農歷  交叉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