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 > 社會 > 2020年下半年擬表彰“延邊好人”見義勇為—邵麗娟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2020年下半年擬表彰“延邊好人”見義勇為—邵麗娟

2020年12月01日 07:33

從事護理工作的30年里,體驗過患者病痛的無奈、目睹過無數悲歡離合、感受過患者信任的目光及恢復健康時微笑的謝意。汪清縣中醫(yī)院兒科護士邵麗娟把青春無私奉獻給了護理事業(yè),用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贏得了患者青睞,用自己簡單而平凡的愛,踐行了一名護理工作者的高尚情操。

2019年7月23日,國道三莫線吉青嶺處發(fā)生兩車相撞嚴重車禍,致6人重傷,其中一人陷入重度昏迷,生命垂危,邵麗娟及其家人見義勇為,迅速撥打救援電話,為避免二次車禍,私家車秒變“急救120”全力救助事故傷員,直至傷者進入延邊醫(yī)院,待120救護車出發(fā)后,才放心離開。事后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為她的這種行為點贊,近40家媒體爭相宣傳報道,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,全縣衛(wèi)健系統也掀起了學習她的熱潮。

有人曾問她“救人時滿車箱都是血,如果當時有傷者意外死在車內怎么辦?”但她卻說,如果不救,傷者就會有生命危險,作為一名黨員、醫(yī)務人員,我責無旁貸。

2017年8月驅車從蛤蟆塘前往汪清的路上,路徑雙河村學校附近彎道處,偶遇一拉玻璃小型貨車翻入溝底,邵麗娟及其家人朋友,向其(何某)伸出援手,將其從貨車駕駛艙內救出,緊急送往大興溝鎮(zhèn)進行相關事宜處理。

幾十年來邵麗娟幫助過許多人,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稱她為“當代活雷鋒”,由于在臨床工作經驗豐富,她先后在急診注射室、外科、兒科工作,每到一個新環(huán)境,她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身邊的同事患者,把愛心傳達給患者,把經驗傳遞給年輕同事。

2003年一場沒有硝煙戰(zhàn)爭的序幕悄然拉開,整整一個春季非典型肺炎的病毒“肆意妄為”,許多醫(yī)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的沖到了臨床第一線,她就是眾多的一個,當時她的孩子只有2歲,為了給患者更多陪伴,她一直工作在最前線,只要有發(fā)熱的患者,她就同患者留院觀察,與患者一起奮戰(zhàn)晝夜,無怨無悔。

2013年羅子溝鎮(zhèn)突發(fā)大火,邵麗娟與救援醫(yī)療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,作為一名黨員她主動請求留夜觀察,在不到十攝氏度的環(huán)境中為受災百姓和消防隊員保駕護航。

外科工作期間,一名17歲男孩從屋頂掉落,頭骨塌陷,口鼻一直在流血,血液不及時處理就會引起患者窒息。她持續(xù)三個小時用吸引器吸出口腔、鼻腔的血液,雖然手臂酸麻脹痛,卻為挽救男孩年輕的生命爭取了時間。2020年新冠肺炎牽動著國人的心。大年初二邵麗娟肩負著黨員的責任和醫(yī)護工作者的使命第一時間返崗,主動請纓,沖鋒在前,她是一線護理隊伍中年齡最大的一位,在承擔日常檢驗科采血工作的同時,主動肩負起了預檢分診和咽拭子采樣的工作,為了更好的完成防疫工作,每天提前一個小時上崗,聯系采樣物品、上報采樣人數、對采樣室進行全面消毒、對采樣人員進行核酸檢測......

核酸檢測最多時高達300余人,為了做到不漏查,不錯查,在炎熱的夏天邵麗娟穿著防護服,一忙就是一天。5月初她被安排到縣天府酒店進行隔離防疫工作,隔離防御工作責任重大,為了全程監(jiān)測,她穿著厚重的隔離服走遍了隔離點的每一個角落,腿腫了依然堅持上崗,為了節(jié)省醫(yī)療資源,上崗期間不喝一口水、不吃一粒米,一站就是5個小時。

“主任我是老黨員,老護士,我先上”,這是成立預檢分診時,邵麗娟跟護理部主任提到的一句話,開設預檢分診時,正值嚴冬,為了不漏測每一位進院的患者及陪患。手腳冰涼的她依舊手持額溫儀,堅守崗位。18歲的兒子被邵麗娟敬業(yè)的勁頭所鼓舞,主動來院做起了防疫志愿者,和媽媽一同站崗。

無數個日日夜夜,她每天都重復做著相同的事情,記不清護理過多少患者,參與過多少搶救,更記不清幫助過多少人。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刻苦鉆研,扎實工作,無私奉獻,實現著自身價值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邵麗娟  患者  采樣  工作  護理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