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 > 社會 > 做百姓生命健康的“保護盾”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做百姓生命健康的“保護盾”

2022年05月03日 09:29

如果說核酸采樣人員是沖鋒陷陣的“白衣勇士”,那核酸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就是一錘定音的“幕后英雄”。在“五一”小長假期間,琿春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王超帶領8名檢測人員堅守工作崗位,承擔著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工作,保障收到的采樣樣品4到6小時出結果。

5月2日,記者在琿春市疾控中心看到,樣品一送檢,檢測人員在實驗室二區(qū)就立即開展核酸提取,為了能盡快給出結果,工作到深夜已經(jīng)成為了他們的常態(tài)。

“也許沒有人知道我們在做什么,但是你們會看到最及時的核酸報告。”王超對記者說,這次“五一”勞動節(jié)假期,檢驗科全體工作人員都放棄了休息,奮戰(zhàn)在自己的崗位上,特別是在疫情之下,對于他們而言不止今天,其實每天都是“勞動節(jié)”。

王超是一名90后,畢業(yè)于延邊大學化學系,2017年通過延邊州招才引智千人計劃,考入琿春市疾控中心。2020年5月,琿春市疾控中心成立了PCR核酸檢測實驗室并投入使用,王超的工作也隨之變得更加忙碌起來,按照實驗室三級防護和操作要求,他和同事們在進入實驗室前,要穿好隔離服、戴好醫(yī)用護目鏡、手套和N95口罩,還要背上沉重的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機,方可進入實驗室二區(qū)進行作業(yè)。

“試劑配置、體系分裝、核酸提取、產(chǎn)物擴增和分析,一整套流程下來,最快也得需要4個小時出結果?!蓖醭嬖V記者,每天,從接收樣品開始,檢驗科的“病毒獵手”們便進入了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(tài)。在“全副武裝”的負壓狀態(tài)下,要進行長時間、高強度工作,對每個檢測人員來說,都是一項不小的體力考驗。一般情況下,正常人不到半小時就會感覺腦壓升高、胸悶,而檢測人員在里面一工作就是5個小時以上。為減少防護服的消耗和穿脫時間,他和同事們盡量控制喝水。一場實驗結束時,臉上還清晰地印著護目鏡留下的勒痕。

進入“五一”假期以來,在王超的帶領下,檢驗科克服人員少、任務重的困難,精準快速篩查,不斷提升檢測能力和檢測質量。大家24小時不定時輪流上崗,與時間賽跑,只為讓百姓第一時間得到精準的檢測結果。目前,檢驗科9個人分2班倒,而王超自己每天兩趟實驗室,他一次也沒落下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檢驗科  檢測  核酸  實驗室  王超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