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推廣 > 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(十一)明清古城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(十一)明清古城

2022年08月29日 14:33

近日,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評選結(jié)果揭曉,它們分別是:瘦西湖、運河三灣、七河八島、明清古城、茱萸灣、雙寧古韻、盂城驛、北湖濕地、平山堂、邵伯古鎮(zhèn)、瓜洲古渡和高旻禪寺。看不完的風景,道不完的歷史故事、人文風情,繼續(xù)跟著新聞女生雨薇一起去看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。

古今文明交相輝映的生動樣本

揚州明清歷史城區(qū)面積為5.09平方公里,是國內(nèi)少數(shù)保持完好的古城之一,保留完整的風貌區(qū)達1.47平方公里,包括東關(guān)街、仁豐里、灣子街(皮市街)、南河下四大歷史文化街區(qū)。這些鐫刻著古城豐厚記憶的歷史文化街區(qū),是讓“古運河重生”和古城更新的最好載體。

“青磚小瓦馬頭墻,回廊掛落花格窗”,一座建筑就是一段歷史,一塊磚雕就是一個見證,一梁一頂都藏著一則故事……東關(guān)街始建于唐代中葉,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。行走在街上,冬榮園、武當行宮、個園、街南書屋、李長樂故居、逸圃等一個個古建筑“撲面而來”,揚州古建之精美、文化之璀璨,讓人讀不完、品不夠。

全長700米的仁豐里,是唐代揚州“里坊制”格局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(qū),也是揚州傳統(tǒng)文化的發(fā)祥地,其最顯著的特征是保存完整、清晰的魚骨狀街巷體系。仁豐里在實施“微更新”后,已引入非遺文化工作室27家、特色民宿6家、公共活動空間8處??梢暱梢姷奈幕臻g讓人一路感受到揚州豐厚的歷史文化。

不同于仁豐里的匠心文藝,皮市街的文藝則是緊跟潮流的市井氣息。5月的一場“皮市街文化咖啡節(jié)”吸引了眾多國家級媒體的關(guān)注,皮市街更是先后3次登上央視,成為年輕人最愛逛的文藝范“網(wǎng)紅”街區(qū)。撐一把傘,雨中漫步在古樸的巷子,感受青磚黛瓦;落坐一處,從一杯咖啡開始,品讀古城新韻。

在南河下歷史文化街區(qū),會館、名宅云集,老井、磚雕、門樓、古樹隨處可見。除了極負盛名的鹽商宅第何園,還散落著湖南會館(棣園)、平園、小盤谷、賈氏庭園、二分明月樓、許云甫住宅(尊德堂)、廖可亭鹽商故居、嶺南會館、四岸公所等眾多保存完好的鹽商宅第和會館。

自1982年成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以來,揚州始終秉承“護其貌、美其顏、揚其韻、鑄其魂”的思路,始終堅持規(guī)劃引領(lǐng)、全面保護、審慎更新、文化為魂、民生為本,穩(wěn)步推進古城保護與復興,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有機更新之路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(nèi)容,如涉及版權(quán)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揚州  文化  歷史  街區(qū)  古城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