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州70年來,電影就像一場浪漫而長久的告白,從黑白到彩色再到3D,從無聲到單、雙聲道再到環(huán)繞立體聲,從露天到室內(nèi),從小板凳到舒適松軟的真皮座椅,從線下排隊到線上購票選座。我州各族人民經(jīng)歷了電影各個時代的變化,電影用光與影的語言講述時代的變遷與發(fā)展,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。
從露天電影到CGV影城
放映機的亮光縈繞一群飛蛾
坐在哥哥的自行車后座上,去看露天電影,是我最深的記憶。那時候我7,8歲,個子矮,夠不著二八自行車的后座,每次都是我坐穩(wěn)后,哥哥再蹬車。我家離露天電影場地遠,要騎挺長時間。晚上六點放電影,四點就去占位置。我背著小兜子,里面裝兩個杏或李子當零食,還有一塊塑料布,鋪在地上,用磚頭壓住四角,我和哥哥坐在上面邊吃邊看。如果去得晚,只能坐在銀幕后面,看反的電影。我的注意力總被放映機吸引,常??吹揭蝗憾曜訃@亮光飛舞。
我看過的電影有《烈火中永生》《地道戰(zhàn)》《雞毛信》《瓦爾特保衛(wèi)薩拉熱窩》《流浪者》《大篷車》……那時的電影是黑白片,我能看懂??础锻郀柼乇Pl(wèi)薩拉熱窩》火車飛馳的時候,我跟著激動;《烈火中永生》看到江姐在獄中繡紅旗,我跟著哭。
江姐的光輝形象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。1998年,我去重慶旅游,專門到渣滓洞集中營,參觀江姐當時在獄中的環(huán)境。當電影中的鏡頭重新映現(xiàn)在眼前,那一瞬間,真的可以讓人流淚滿面。
如今看電影去影城,真皮座椅松軟舒適,把手一端放零食。吃著苞米花,喝著可樂,在立體聲環(huán)繞的影廳,欣賞巨幕高清大片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5年前,看《戰(zhàn)狼2》,開頭就體驗了一次當靶心的感覺,一枚彈頭破膛而出,裹攜勁力,似擊穿銀幕,直逼觀眾席,我驚呼一聲,本能地偏頭避讓,心有余悸。
從露天電影到CGV影城,是光與影的技術(shù)進步,觀眾的舒適感提高。
(閆靜 60年代生人,琿春市民)
一場電影看5遍
我剛上小學的時候,只上半天課,剩下那半天,只要兜里有錢,就去看電影。一張票2毛錢,一部電影反復看。比如《渡江偵察記》《洪湖赤衛(wèi)隊》我看了5遍。一是喜歡,二是電影院一段時間只放兩部影片,別無選擇。
我家住在老東方劇場附近,電影院的大喇叭常常播放電影插曲,我在家里聽得清清楚楚,并且跟著唱,《洪湖赤衛(wèi)隊》所有的歌,我就是這樣學會的。聽得時間長了,我琢磨出門道,大喇叭具有發(fā)布電影預告的功能,每當大喇叭播放新歌曲,必有新電影要上映。
于是,我跟媽媽或小伙伴一起排隊買票。電影院的售票處張貼一塊小黑板,粉筆寫著:今日上映 XXXX,票價XXX。賣票的窗口很小,眾人擠著買票,有時候買不到座號,買站票。
電影院是一間寬闊的大廳,數(shù)以千計的觀眾人挨人排排坐,過道上還有靠邊站的,那些是買站票的人。在那個沒什么娛樂的年代,電影不僅是快樂的源泉,還引導我明辯是非,我從內(nèi)心崇敬韓英(洪湖赤衛(wèi)隊女主角),這些英雄人物在我的心里埋下愛黨愛國的種子。如今電影預告從拍攝到殺青,到放映,全平臺發(fā)布。
打開手機在賣票APP查詢,將要上映的電影可以預約。正在上映的電影10多部,場次,價格等全部列出來,點擊即可在線購票,順便挑選座位。
電影城有很多廳,如杜比全景聲影廳、3D影廳、IMAX等。前幾年,我在延吉市百利城電影院ScreenX廳看電影,電影的畫面不僅投放在前方銀幕,還投放在左右兩側(cè)墻壁上,形成三面圍繞空間。我沉浸其中,與片中人物身處同一背景下,一起經(jīng)歷故事,有如身臨其境。
影廳多的好處是跟小伙伴一起看電影,既可以在同一時段看不同的影片,也可以同一部影片選擇不同的放映廳,如今一場電影看5遍,可以體驗不一樣的視聽效果。
從別無選擇到選項太多,是影院的高科技發(fā)展,光與影的作品繁榮,觀眾的選擇權(quán)增加。
(王女士 60年代生人,延吉市民)
從過時不候到隨時恭候
前不久,人民日報微博視頻號發(fā)布交響樂版射雕英雄傳主題曲,當《華山論劍》的音樂奏起,急促的旋律,雄厚的“吼!哈!”,讓我心潮澎湃,一下子回到1986年。
那年,延邊電視臺播放《射雕英雄傳》,我初三,晚自習上到10點。那天,好不容易熬到下課,我急急忙忙往家趕,盼望能多看一眼劇情。
沖進屋子的一瞬,爸媽還端坐在炕頭上看電視,電視機里傳出港味普通話的吵嚷聲。我狂喜,心想:還沒播完,說不定能多看一會兒。
兩三步竄到電視機前,我看到青年老頑童被倒掛在樹林中,傾盆大雨兜頭而下,他還在動彈。緊接著,畫面定格,鏗鏘有力的主題曲奏起,伴著渾雄的“吼!哈!”,字幕滾動。書包還沒放下,我被定在電視機前,好像被大雨澆透的不止老頑童,還有我。
一瞬間從狂喜到失落,我深深地體會到什么叫過時不候,觀眾只有嚴格遵守時間,才能看到影視劇。
如今影視劇隨時恭候觀眾收看。觀眾不必守著電視機,不用趕時間,無須擔心錯過一集留下遺憾,因為視頻平臺同步播出并且保存劇集。于是,觀看時間自己支配,可以選擇追劇,也可以攢著一起看;進度條自己掌控,一部劇可以反復看,也可以選擇只看某個角色,不感興趣的片斷自動跳過;滿足自己的發(fā)表欲,可以發(fā)彈幕,寫評論,參與互動。
從過時不候到隨時恭候,是播放平臺從單一到眾多的發(fā)展,觀眾擁有自主感。
(紫間,70年代生人,延吉市民)
播放設備從搬回家到隨身攜帶
任何年代都有對娛樂的追求,相對于拖家?guī)Э谕娪霸罕?,把電視機買回家,一按開關(guān)看小電影,是時代進步。
可是,電視臺一天播放兩集連續(xù)劇,讓人等得著急。于是,錄像機,VCD,DVD等自主播放的設備應運而生,搬回家一口氣看完一部電視連續(xù)劇,十足過癮。盡管這些設備已被淘汰在歲月中,但是曾經(jīng)帶火錄像廳,租碟等生意。
2000年左右,科技進步,電腦搬回家。一部電影從一盤DVD碟變成一個MP4后綴文件,影視劇變成可以下載的文件。
如今排隊等候的功夫能刷手機看視頻,因為手機是一部隨身攜帶的海量影視資源庫。人們不滿足只做觀眾,嘗試剪輯視頻上傳做博主,自己開直播做主角。自媒體,流量大V,網(wǎng)紅……遍地開花。
從播放設備搬回家到隨身攜帶,是播放設備從重到輕,影視資源從有形到無形,普通百姓從觀眾到主角的變遷,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發(fā)展,讓這個時代的人民增添獲得感。
尊重獨立的個體,讓每個人擁有選擇權(quán)和獲得感,是建州70年來,幾代人的夢想和努力。
假如有一臺時光穿梭機,允許我穿越古今中外任何年代,我只選擇現(xiàn)在的中國,因為這是最好的時代。
(小布,90年代生人,延吉市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