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的光東村,是鳥語花香、歌聲悠揚的民族村,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;
盛夏時節(jié)來到光東村,171公頃的水稻田一片綠意盎然,在微風的吹動下,像綠色的海浪一樣翻滾跳躍;
金色的秋天,成熟的稻子將光東村染得一片金黃。割稻谷,拾稻穗,研學課程中,小朋友們體驗農耕,清脆的歡笑聲響徹大地;
冬日的暖陽灑向村落,白雪覆蓋著青瓦白墻,古色古香的民宿庭院格外靜謐,展現著獨特的地域魅力。
近日,記者走進光東村看到,嶄新的水泥路通向村落深處,朝鮮族特色院落干凈整潔,村史館底蘊濃厚,一幅亮麗而具有鮮明特色的朝鮮族風情畫卷鋪展開來。
近年來,和龍市東城鎮(zhèn)光東村深化抓黨建促鄉(xiāng)村治理成效,圍繞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治理、鄉(xiāng)村文明等內容,不斷提升鄉(xiāng)村治理精細化、精準化水平,被評為“全國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鎮(zhèn)”。
“首先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,把相關制度再完善,把村里黨員群眾的精氣神兒、戰(zhàn)斗力凝聚起來?!惫鈻|村黨支部書記金憲說。
一個村發(fā)展得好不好,還得看黨支部的引領。光東村始終將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(zhàn)斗力作為文明村建設核心。以2021年村“兩委”換屆選舉為契機,4名80后、90后進入村班子,深入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,解決村民實際生活生產問題,為持續(xù)推進文明村建設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障。
走進村民家中,記者看到家家用上了室內衛(wèi)生間、沖水馬桶和熱水器,真正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。光東村通過不斷完善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,使曾經的“空心村”變成了現在遠近聞名的旅游村。先后投入967萬元,鋪設瀝青及彩磚路面、種植花卉、修建木棧道等。投入402萬元,實施電力保障、整村亮化工程。新建建筑面積700平方米,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、農村大課堂、便民服務中心、電商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。對210戶農家旱廁進行了全方位改造,為新農村建設錦上添花。
村子的發(fā)展壯大,除了要有核心戰(zhàn)斗力,還需要強有力的產業(yè)支撐。光東村依靠三產融合,以旅游為引領,靠著水稻種植產業(yè)走上致富路,村里的“嗎西達”和“海蘭江御米”大米品牌一步步打出了名氣。
“我們成立了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,大力推廣綠色、有機種植,探索‘鴨稻共生’‘稻田養(yǎng)蟹’等綠色發(fā)展模式,全村171公頃水田全部納入質檢系統(tǒng),24小時監(jiān)控水稻生長?!苯饝椄嬖V記者。光東村培育消費新熱點,把大米加工小作坊升級成為日產100噸大米的標準化生產車間,打出“嗎西達”“海蘭江御米”等大米品牌,還帶動周邊幾個村共同發(fā)展共享稻田項目,持續(xù)帶動村民增收。目前,光東村的大米暢銷北京、上海、寧波等一線城市及日本、韓國等海外市場,年銷售收入達2000萬元。
“在做精做細稻米產業(yè)的同時,我們繼續(xù)深挖優(yōu)勢,引進了光東民俗旅游公司?!苯饝椊榻B道,突出發(fā)揮生態(tài)特點和民俗特色,光東村打造了“旅游+農業(yè)+研學+民俗”的多元化鄉(xiāng)村旅游產品,讓紅色教育、農耕體驗、親子娛樂、田野派對、特色民宿成為光東村旅游的新招牌。與此同時,村民也參與其中,成立朝鮮族民俗表演隊,培養(yǎng)一批文藝活動骨干,排練“紅太陽照邊疆”等豐富多彩的朝鮮族民俗節(jié)目,為光東村民俗旅游增添文化娛樂項目。
67歲的村民方順烈不但每天唱歌跳舞、吹奏樂器,也負責駕駛觀光車載著游客在村莊里游覽美景。隨著前來研學的游客團體不斷增多,他又增加了一項業(yè)務——為小朋友講解樂器演奏。身兼數職的方大爺每天都非常忙碌而充實?!拔覑蹣菲鳎邓_克斯、洞簫。2018年開始,我參加了村里的表演隊,現在每天還教孩子跳象帽舞,過得非常開心?!狈巾樍倚χf道。
如今,光東村已經成為了延邊首屈一指的鄉(xiāng)村旅游“打卡地”,入選首批全國鄉(xiāng)村旅游重點村、省特色旅游名鎮(zhèn)名村,榮獲“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”“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”等多項榮譽。2023年,光東村接待游客59.67萬人次,旅游收入實現1017.76萬元。
一審:佟焱
二審:趙陽
三審:孫明暉